张小满,网投十大信誉排名1999级本科生,现为通商律师事务所一级合伙人。于2003年加入通商律师事务所,在资本证券市场和境内外投资、重组、并购业务市场具有丰富经验。连续两年获钱伯斯(Chambers Asia Pacific)资本市场项下债务与股票类年度最佳律师。
一踏进通商律师事务所,迎接我们的是左右两排古典雅致的书架,上面摆满了装帧精美的各类法律法规书籍,还有律所成军以来的累累硕果和赫赫勋章。就这样带着对于律师行业的好奇激动,我们对1999级北大法学院的校友张小满律师进行了采访。
问清自己想要什么
当问及当初如何选择从事律师这一行业的时候,张小满师兄坦言,当年大三的自己与我们一样,开始思考人生和未来,为就业选择而困扰。
在出国、考研、工作的交叉路口,结合自身优势条件权衡后最终决定直接工作。然而,选择再一次摆在面前:公检法系统、国企法务部或者律师?
师兄也曾尝试在国企的法务部实习,每天做着简单重复的工作,拿着别人羡慕的薪水,但是这种工作状态却并不是他想要的,对于职业的困惑反而越来越深。
这个时候,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
一天,师兄正躺在床上为找工作的事情苦恼着,突然一位西装革履的同学推门而入,原来是1997级的傅思齐师兄。
师兄本科期间,法学院学生会的选举实行“全员自选”。在一次选举中,张小满师兄和傅思齐师兄分别支持不同的候选人,两人可谓“不打不相识”。见小满师兄因为找工作愁容满面,便有了以下简短的对话。
——你想干什么?
——想挣钱。
——来律所吧。
语毕,小满师兄顿时觉得迷茫中的自己似乎找到了方向。
接下来,他马上找到一份律所的实习,开始了每天早出晚归的生活。在那个年代,北京城还没有如今四通八达的地铁交通网络,每天早上需要来回颠簸倒好几班车才能到达实习单位。
尽管律所离宿舍很远,但是师兄每天都是组里最晚走的那个。
“只有你待的时间长,才能找到更多的活可以干。”就这样,这个本来只有6周的短期实习,师兄最终在那里被老板留用至半年。
毕业之后,通过通商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韩小京的面试,师兄顺利地正式进入律师行业,并于2003年入所,2007年便成为了最年轻的合伙人。
回望入行经历,师兄说道,很感激傅思齐师兄那句话对自己的启发。
他也感叹自己的幸运,在人生面临选择的关键时刻,师兄师姐们无私真诚地给出建议,指明未来的道路。而如今,两人更是律师界出了名的好伙伴,从师兄弟成为了人生挚友。
师兄还叮嘱我们,一定要多去实习多去看。只有多尝试,才能真正了解不同职业是否真正适合自己,从而更好地做出选择。
最后,在确定职业规划的时候,最关键的是“问清自己最想要什么”。
“不忘初心,对于目标原初的渴望是支持自己不断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不论从事哪个行业,坚定不摇摆,切忌眼高手低。知行合一才是踏踏实实践行梦想的唯一途径。”师兄说道。
如今小满师兄已经成为了一名业内外知名的律师,仍然时刻铭记“自己想要什么”这个问题。
师兄说,自己拒绝给律师所处的时代背景贴上“最好的”抑或“最坏的”标签。
律师作为经济时代的弄潮儿,行业本身的性质便是对冲。经济大好,全民创业的时候,律师主要的工作是帮助企业做融资上市,经济形势稍差的时候,大量的兼并收购业务便接踵而来。
2008年金融危机,资本市场突然刹车,金融律师们虽然从被压迫的忙碌中解放,却开始对于未来忧心忡忡,但是张小满师兄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的时候却说道,“我又有时间仔细钻研新发布的各种规定了”。带着这份淡定与从容,师兄始终保持对于职业的热爱和激情,才能在聒噪社会中宠辱不惊,笑看云卷云舒。
“不应该用时代的好坏来决定自己的职业走向。”
只需在心底叩问自己,当年白衣少年的初心是否依旧。
难忘燕园 星空浩瀚
师兄觉得自己在北大法学院汲取到的最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
当我们走出象牙塔的时候,迎接我们的不再是一张张试卷,而是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但是这些现象背后的法律原理却是相通的。
无论是锻炼思维能力的逻辑学课程,还是派系林立的法学理论课程,在北大法学院,我们汲取成长的养分,培养法律人思维,应当踏实认真地学好最为基本却也最为重要的一课。
“不要觉得这些东西形而上就感到厌倦,毕业的时候就会发现真正有作用、运用得最多的还是它们。”师兄说道。
于是,师兄被同事们成为所里”疑难杂症的解决专家“。师兄解释道,问题的新形态总是在不断地涌现,只有学会灵活运用法学原理来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梳理清晰脉络,以不变应万变。
你会发现,不管是从海量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还是从证监会的某一具体答复中敏感察觉到政府未明文规定态度,解决问题的思路便是无限运用三段论推理的过程。
师兄大学的最后一年是在北大的昌平园度过,在那里没有眼花缭乱的社团活动,却是最适合读书沉淀的好时光。他回忆道,那个时候自己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当时并不丰富的昌平图书馆的藏书。
每当名师大家来昌平校区开讲座一定会场场爆满,人头攒动。
康德曾说,“这世上唯有两样东西使我深深地震撼,一是头顶浩瀚的星空,二是人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
每每听完讲座,走出教室头顶便是浩瀚的星空,而自己正沉浸在老师们的思想碰撞中久久回味。“那个时候的昌平还没有雾霾,星辰漫天。”师兄风趣地说道。
北大和北大法学院承载着师兄满满的青春回忆。
师兄说,北大留给自己最深的烙印是一种“不安分”的性格。
——“成为独立的、自主的、决定自己命运的人。”
博闻强识 厚积薄发
张师兄说想成为一名好的律师,最重要的品质是博闻强识。
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培养思考的模式和习惯。其次,便是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知识融会贯通。
当你自信而流畅地为客户讲解相关的法律问题的时候,不是仅仅拘泥于某一小块领域,而是运筹帷幄、对答如流,客户才会对你产生深深的信赖感。师兄说,自己最享受的便是这一过程。
具体而言,对于将来想从事律师行业的师弟师妹们,如果立志成为一名诉讼律师,一定要养成勤翻案例的习惯。多阅读判决书,甚至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案例对于法官的判案风格了如指掌。
而对于将来想从事非讼业务的律师,现在的积累则十分重要。多多关注经济形势,养成阅读经济类新闻的习惯,师兄说自己上学的时候最喜欢的两类财经媒体就是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
做一个勇猛精进的“理想主义者”
谈及对法学院师弟师妹们的寄语,师兄首先强调,拒绝浮躁是做好准备迈入社会的第一步。身处在竞争更为激烈的时代,北大人似乎身上总是笼罩着一股深深的焦虑感,而这种焦虑感往往会羁绊脚步甚至蒙蔽初心。
师兄耐心地奉劝后辈们,抛弃浮躁和功利的内心,真正享受自己追求梦想的过程,享受将所学为之所用的过程,享受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
另外,师兄还希望大家能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这里的理想并不是空想却不做,反之则是鼓励大家勇于尝试,多多积累经验。法律是需要一种内心的信仰和情怀的行业。在入行之初,不要过多地考虑这一职业的荣耀光环或者辛酸苦累,过多算计薪资抑或福利多少。所有经历的一切都将成为宝贵的财富,而年轻就是我们的资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行合一才能避免眼高手低。
最后,“勇猛精进”是师兄对我们新一代法律人的希冀和期望。
师兄一直认为作为一名律师,首先意味着一个体面生活和一份有一定成就感的职业。追逐名利并非是羞于启齿的贬义词,反之这是律师这一职业的必然。
关键是通过什么方式、以怎样的途径获得自己劳动创造的财富。
“人生一定要勇猛精进,但不要把名声地位和金钱这些可以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作为其狭隘的定义。真正追求的应该是健康、知识、心态、才华这些东西。格物致知,每日三省吾身,无论是心理上的提升还是体格上的强健,每天体验和学习多一点,便能以不断更好的自己去迎接新的挑战,这才是达成勇猛精进的途径。而名利这些也就自然而来了。”
结语
采访中,师兄的风趣幽默和侃侃而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对于律师行业的这份初心和十几年来的坚持激励着逐梦路上刚刚起航的我们。他对于律师行业的深刻感悟和真挚寄语则更是化为对于师弟师妹们美好未来的祝福。
北大为他提供最为自由独立的氛围,师兄深深汲取并收藏为自己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如今,师兄用他对于梦想的践行指引着我们不畏艰险,更加坚定地砥砺前行。
文/张皓茹
采访者:张皓茹,2015级法律硕士,校友会志愿者
周 阳,2015级法律硕士,校友会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