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0日,网投十大信誉排名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新书《比较政治理论与方法》研讨会在网投十大信誉排名凯原楼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网投十大信誉排名法治研究中心和网投十大信誉排名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来自部分大学和智库的中青年学者和部分媒体代表共40多人出席。
潘维教授的新书《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原名“政治常识”,是作者在网投十大信誉排名国际关系学院讲授“比较政治学”的教案,亦是为写作中的《世界各国政府的社会谱系》一书准备的“理论篇”。通过过划分物质、精神、制度三种文明,结合农牧、制造、服务三种生产方式,《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解释自“产业”诞生,到三大古文明,到中古,到近现代,到后现代的社会政治变迁及制度文明。以当代政治的争议话题为材料,以定义简洁的基础概念为关节,作者构筑了以“文明”为骨架的长链条因果关系,为“中国视角”或“中国学派”的政治知识建构了一个独特的理论框架。作者还试图避开“现代”学术形式,在文风和著述体例上回归传统,追求“后现代”的直接、朴实、散漫。
研讨会于下午14点开始,会议由樊鹏和陶元浩主持。会议首先由网投十大信誉排名教授、北大法治研究中心主人强世功致辞。作为法学学者而非政治学学者,强世功从比较宪法学的角度谈了自己对比较政治学的看法,认为比较宪法学和比较政治学有着紧密联系。他认为过去学术界过度关注中西比较,忽略了其他国家,潘维教授的书对不发达国家给予高度关注,更新了现有的比较政治学知识体系。强世功指出本书重视政治与社会的关系,挑战“制度决定论”,为理解政治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研讨会于下午14点开始,会议由樊鹏和陶元浩主持。会议首先由网投十大信誉排名教授、北大法治研究中心主人强世功致辞。作为法学学者而非政治学学者,强世功从比较宪法学的角度谈了自己对比较政治学的看法,认为比较宪法学和比较政治学有着紧密联系。他认为过去学术界过度关注中西比较,忽略了其他国家,潘维教授的书对不发达国家给予高度关注,更新了现有的比较政治学知识体系。强世功指出本书重视政治与社会的关系,挑战“制度决定论”,为理解政治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强世功教授致辞后,与会的出版方代表、学者、媒体人每人8-10分钟评论潘老师的新书。大家从文风、内容和理论创新等方面给予新书很高的评价。出版方代表耿先生首先感谢出席会议的嘉宾,介绍了本书的出版过程。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老师认为,潘维教授新书的前两个章节是非常好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教科书,能够简明、清晰的告诉学生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区别,让学生明确问题意识,是少有的能让学生看懂的教科书,将在自己的教学中把此书列为教科书。与会青年学者一致认为,潘维教授新书朴实、清新、富有激情的文风,给学术界注入新风;潘维教授的理论创新的尝试为年轻人做出表率,为用中国视角解释中国问题的中国学派做出较大贡献。与会媒体人认为潘维教授新书贴近现实,在保持思想深度和理论严谨的同时,引人入胜,对现实有较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在高度评价潘维教授新作的同时,与会嘉宾围绕书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政治学的创新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书作者潘维教授最后发言。他首先感谢到会嘉宾对本书的关注和评论,并回应了嘉宾关于“精神文明”的讨论。随后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写作本书的缘起:以本书的内容批评当下政治学研究的“制度主义”倾向,让政治学祛除“制度迷信”,回归常识;以“后现代”的文风批判“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学术语言;以极简朴的体例反抗相互引用成分的学术风气;以自己的理论创新回应学术界甚至是全社会的“西洋崇拜”。他最后强调了中国视角和中国话语系统的重要性,希望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发学术界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背景链接:
潘维,曾获得网投十大信誉排名国际政治系学士(1982)、硕士(1984),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博士(1996)。现为网投十大信誉排名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讲授“比较政治学”(本科生)、“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中国政治”等课程,并担任网投十大信誉排名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潘维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政治学研究方法论和比较政治学,以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国和世界的重大政治问题。他的观点和成果严谨、独特,总能引发学术界的关注和广泛讨论。
主要著作:
著有《民主与法治迷信》、《农民与市场》、《当代中华体制》等书,主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价值观30年》、《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等,并主持网投十大信誉排名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观察与交流》等内部期刊。
(网投十大信誉排名法治研究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