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贯彻网投十大信誉排名2023年思政实践课程“高举旗帜跟党走,踔厉奋发向未来”主题,网投十大信誉排名组织9支思政实践课程团队、21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9省28个市a县区开展实践活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党政班子成员带团前往实践一线,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担任授课教师,选拔博士思政辅导员、高年级学生骨干作为助教,汇聚起思政实践育人的磅礴力量,引导青年法律人“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努力成长为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先锋分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的主题教育工作部署,带领北大青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2023年8月6日—8月10日,网投十大信誉排名师生赴青海省开展“体悟雪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 身体力行学史增信建功新时代”主题思政实践课程。实践团由网投十大信誉排名院长助理、团委书记史诗老师,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武铭老师带队,2020级博士研究生铁婧可、2020级博士研究生张鼎、2021级博士研究生王岩、2020级本科生杨双庆担任课程助教,14名本科生参与。
感知审判实务,感悟高原司法
8月7日上午,实践团上赴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座谈交流。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星月及各审判庭、机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会上,实践团师生深入了解省高院立足省情、着眼“质效双优”探索出的审判工作“青海模式”。省高院一直以来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相结合,立足审判基础工作,多渠道宣传推广生态法治,助力营造全社会关爱、保护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同时,省高院正在不断加强学习型法院建设,努力实现青海各级人民法院工作现代化,把能动司法贯穿新时代法院工作始终,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同学们全神贯注倾听各位前辈的介绍,并就环境资源类案件的管辖与审判、司法资源的高效利用、建设工程合同司法裁判考量等问题与青海省高积极提问交流。
实践团在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参加座谈会
探访检务建设,体悟雪域特色
8月7日下午,实践团前往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座谈交流。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钱耀忠,政治部干部处处长陈沛灏,政治部宣教处处长马会平、副处长何亦芬,青海省海北州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郭涛,国家检察官学院青海分院副院长袁雯出席座谈会。
会上,相关负责同志分别介绍青海省检察系统人才引进与青年人才培养情况和特色制度。他们表示,青海省高检立足藏区特色,积极开展双语诉讼人才培养合作交流,同时采取导师制从思想、业务等多方面对青年人才进行传帮带式培养,欢迎同学们未来成为检察系统的一份子。在他们的讲解中,实践团师生还了解到,海北州检察院充分挖掘“两弹一星”精神内核开展“法治+思政”党建工作,先后多次主办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实现红色文化入课堂、检察工作进校园。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在互动中加深了对青海检察的了解。
实践团在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参访交流
探访精神高地,传承文化传统
8月8日,实践团前往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学习。
上午,干部学院姬鹏老师为同学们讲授了“坚守221——精神利剑东风3”微党课。通过学习,同学们深切认识到,东风三号导弹凝聚着老221人无限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一种使命必达,用我必胜的决心;它是一种永不褪色的信念;更是一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下午,实践团一行前往上星站进行学习,干部学院为实践团精心准备了“保密就是生命”的主题课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组装完毕后,由上星站出发运往罗布泊试爆,小小的站台铭刻着“保密就是生命”的严肃纪律。
实践团在两弹一星干部学院进行党课学习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到青海湖仙女湾湿地考察并强调:“生态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拓展”。实践团跟随总书记的步伐,来到仙女湾湿地调研。仙女湾讲解员以湟鱼为例讲述了青海湖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实践团同学感受到青海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加深了对生态资源保护的认识与理解。
随后,实践团循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贡麻村。实践团先是走入总书记曾经看望慰问过的藏族群众——索南才让家中,然后来到贡麻村腾志广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果洛藏贡麻村的故事。“腾志”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团结”。腾志广场命名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贡麻村考察时讲到:“各民族就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身临其境,同学们更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实践团重走总书记考察道路
探寻红色基因,勇担复兴使命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8月9日上午,实践团前往610号爆轰实验场,听取了“两弹一星”元勋们与这所实验场的感人故事。无情的岁月为它添上了斑驳的皱纹,但它所见证的历史是无法磨灭的。在这里,有王淦昌院士身先士卒、忍受病痛的无私,有李国柱先生自学英语、研究高速扫描照相机原理的严谨,还有无数的“221人”无惧严寒、坚守阵地的奉献。抚摸实验场内斑驳的痕迹,实践团师生仿佛又看到了那一段激情岁月,正是他们的默默无闻的觉悟与为国铸剑的决心,造就了这一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随后,实践团一行来到原子城纪念馆,就“两弹一星”研究历程与“两弹一星”精神两个主要方面深入学习。在纪念馆内,讲解员从生活、技术两个方面讲述了当时研制时遇到的种种困难,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邓稼先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学位、钱学森用五年的时间脱离美国,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一个又一个“大知识分子”投身西北,为祖国的核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勇担历史重任,为国攻坚克难。时至今日,原子城仍是红色记忆与两弹一星精神的高地。“两弹一星”的伟业背后,是无数令人印象深刻的平凡而又不凡的“221人”,彰显了“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精神。实践团师生深受感染、收获颇丰。
实践团参观原子城纪念馆
走进民族企业,把握社会脉搏
8月9日下午,实践团告别海北州,来到互助县参访了土族彩虹部落民俗村。在民俗村里,实践团不仅了解了土族的发展情况,也亲身体会了土族戏剧、祭祀等传统文化。
之后,实践团来到校友企业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参访。天佑德青稞酒厂位于青海省互助县,互助县青稞酿造有着深厚的基础,天佑德青稞酒被誉为“中国青稞酒之源”,有着600余年悠久的历史。天佑德青稞酒厂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国营互助酒厂,有着深厚的社会主义文化底蕴。在长期的实践中,天佑德青稞酒厂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开展公益活动,积极推动青海当地教育发展,充分发挥了其作为当地企业“领头羊”的作用,始终坚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民生,积极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除了经济支持以外,天佑德青稞酒厂也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创新企业文化与理念表达。天佑德青稞酒的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天佑德青稞酒厂的董事长李银会先生在先哲智慧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管理哲学,以及“顺天应时、四季酿酒、自然好酒”的酿酒哲学,从一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视角生动阐述了新时代经济与文化建设的两个维度。这些信条不仅适用于企业经营,对新时代青年了解社会、进入社会并投身实践同样重要。
体悟科技兴国实践,弘扬艰苦奋斗之魂
8月10日上午,实践团来到青海省牦牛繁育基地,通过基地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学习了牦牛基地的发展历史与科研成果。自1952年始建以来,基地经过七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卓越的科研成就,在经历反复试验与多年科研攻坚后,成功培育出阿什旦牦牛与大通牦牛这两个生产性能优越、适应能力强的新品种,后推广到其余高原地区,使牦牛这一高原之宝得以真正造福高原人民。
实践团参访青海省牦牛繁育基地
在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中,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青海省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牦牛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畜牧业发展,并提供技术培训和贷款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牦牛资源,增加收入。这种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的结合,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牦牛科研育种工作的不断突破,为推动青藏高原牦牛改良复壮及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牧区畜牧业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作出了积极贡献。
实践团学习牦牛养殖业发展情况
雪域高原忆初心,青年学子担使命。在为期五天的思政实践课程中,从西宁行至海东,实践团成员用脚步丈量青海,用心感悟司法建设,以情赓续红色血脉,在理论与实务的衔接中提高本领、增长才干,将青春的论文躬耕于祖国的大地。法学院将继续引导全体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信仰,鼓励新时代法律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勇立潮头、勇担使命的青春之歌奏响北大法律人的时代强音。
部分学生感想
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 余多多:
参观青海省高院和省检察院,一个尤为突出的感受便是当地司法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他们将执法与保护工作相结合,展现出极具生态环保意识的“青海模式”。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法律力量在保护环境中不可或缺,他们在环境资源审判和司法保障方面的积极努力令人钦佩。这种为了可持续发展而付出的努力,让我更加坚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 陆瑶:
我国两弹一星元勋的伟大不仅成就于科学技术上的巨大突破,更在于他们的伟大目的——保卫新生的共和国,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两弹一星元勋以使命与情怀筑成不朽的丰碑。透过老照片老档案,我们穿过历史烟云,看到钱学森等科学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这也是对当下的重要启示。
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 张瀚洋:
在参观青海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与牦牛高效养殖试验基地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在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中,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青海省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牦牛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畜牧业发展,并提供技术培训和贷款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牦牛资源,增加收入。这种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的结合,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