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贯彻网投十大信誉排名2023年思政实践课程“高举旗帜跟党走,踔厉奋发向未来”主题,网投十大信誉排名组织9支思政实践课程团队、21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9省28个市县区开展实践活动,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等党政班子成员随团前往实践一线,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担任授课教师,选拔博士思政辅导员、高年级学生骨干作为助教,汇聚起思政实践育人的磅礴力量,引导青年法律人“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努力成长为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先锋分子。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武夷山纵贯而过,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起点,到中央苏区的革命摇篮,再到“两山理论”的孕育之地,福建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也是中国革命与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亲历者。“山海情怀,赤子之心”,福建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17年的地方,他在福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探索与实践,也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奋斗始终。为引导广大同学“学思党史国史,体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2023年7月9日至13日,网投十大信誉排名师生赴福建三明、泉州开展“风展红旗美如画 踔厉奋发新征程”主题思政实践课程,前往红色遗址、红色教育基地参访学习;聆听革命故事、体悟革命精神、传承革命理想;寻访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力图使同学们深入体悟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焕发出惊心动魄的时代力量。本次课程由法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郭雳,党委副书记路姜男,院长助理、团委书记史诗,团委常务副书记陈舒雨带队,2020级博士生铁婧可、任希鹏,2022级硕士生殷卓琳担任助教,20名本科生参与实践学习。
赓续红色血脉 创新绿色生态
7月10日上午,福建实践团在三明市委党校开展课程学习活动。活动邀请三明市委党校统一战线与文化教研室主任刘俊作以“重温三明红色记忆,凝聚持久奋进力量”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刘俊老师以毛主席的两首词作《采桑子·重阳》和《如梦令·元旦》为引,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剖析了革命年代毛主席和朱德将军关于民主集中制的争论,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别开生面的党史故事。其中,毛主席在道路决策中的远见卓识、陈毅将军主动提出“打倒陈毅主义”的自我革命精神、周总理坚持真理、不结党营私的高风亮节皆深深触动实践团的成员们。接下开,围绕三明作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这四个方面,刘俊老师深入分析了三明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卓伟贡献,并重点强调了闽西子弟红34师血染湘江的壮烈牺牲。在滔滔岌岌的峥嵘岁月里,共产党人坚持真理、自我批判、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位同学。
7月10日下午,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将乐县常口村,将乐县黄潭镇科技副镇长、北大校友付博熠全程陪同参观。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重温了习近平主席曾经在常口村的足迹。远处的青山郁郁葱葱,身旁的金溪碧波如镜,一座书写着“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石碑静静矗立,指引着常口村的建设发展。1997年习近平同志莅临常口村,第一次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推动常口村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道路。在原村两委办公室内,实践团成员了解了常口村的党建发展、村情村貌。常口村坚持党建领航,注重抓党建促民生、促改革、促发展。在村两委带领下,常口村多年坚持“创十星评十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并与乡村振兴等工作结合,充分调动了村民建设积极性。同时,常口村抓住机遇,在生态体制改革上先行先试,带头开发“碳票”,把“空气”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同学们对常口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发展理念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随后,实践团成员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与“一碗擂茶”的故事,并在邱彩立大姐家品尝擂茶。一碗擂茶,展现的是常口村村民的热情好客,也是总书记与当地人民的心连心。
最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常口村“两山学堂”暨三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主题展馆。通过“沉浸式”现场学习,同学们深刻了解了三明市各个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就,看到了在党的领导下,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一步一步落到实处。村民们也在青山绿水环抱中过上了更有幸福感的生活。当日晚上,实践团成员齐聚一堂,分享一天的所思所感,大家一起观看了电影《古田军号》的视频讲解,与上午的学习讲座相联系,深切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革命信仰与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梦栖丹山碧水 心泊灵秀泰宁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师生来到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聆听“一杯米酒”的故事。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岭下村调研革命老区,前来看望老游击队员黄炳茂,得知黄炳茂老队员喜欢喝酒,习近平说,酒要少喝一点,喝好一点。在详细了解了革命老区的困难后,习近平提出了“四点嘱托”和“三个不要忘记”。 随后大家来到“米酒记忆”的工艺展示馆中,实践团成员学习体验了传统米酒的酿造工艺并且品尝了美味的米酒,在体验品酒的过程中,乡亲们的热情好客打动着同学们。在“一杯米酒的老区情”习近平老区事迹主题展厅,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岭下村的革命故事,了解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促进老区发展的各项政策以及老区发展取得的种种成绩,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革命老英雄以及革命老区人民的关心。
结束对岭下村的参访之后,实践团来到了泰宁县上青乡崇际村,学习了“一条鲤鱼”的故事,在1997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来此考察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工作。如今的崇际村现在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美丽休闲乡村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休闲农业示范点。村庄整体位于群山之间的河谷地带。走入村庄,一排排木质的低层建筑映入眼帘。崇际村围绕河流打造了一个完整的水区乐园,依托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由此,在同学们心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再是抽象的标语,而成为活生生的实践。
下午,实践团师生又来到泰宁县际溪村“耕读李家”森林康养小镇,际溪村位于泰宁县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曾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村民生活主要依靠种粮种烟和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要依靠政府帮扶。近年来,际溪村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实施“耕读李家”项目,结合丹霞地貌和田园风景,将际溪村建设成为耕读文化体验、养生度假、田园生活为一体的“耕读文化”旅游目的地。在参访中,实践团成员不仅积累到了耕读知识,更通过实践理解、认识自然与生命,进而对社会、民族、国家形成更为深刻的感悟。
结束际溪村的参访后,实践团师生来到了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美誉的泰宁古城,这座古城承载着一段古老的民族记忆,同时也承载着一段峥嵘的革命历史。古城沿街两旁仿古的明代建筑鳞次栉比、古色古香,鹅卵石拱围1000余米的“直石铺路”,更是以古街的风貌焕发着穿越时空的魅力。在古城的深处,陈家大院前,“朱德、周恩来同志故居”的牌匾高悬在门额上,记录着红军在泰宁的那段革命的流金岁月。同学们在泰宁古城的参访之中不仅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魅力,同时也感受到了革命时代的艰辛与无畏,更意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
在晚上的日评会上,同学们观看了《初心》微视频,大家结合一天的实践分享感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意识到新时代青年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歇的前进姿态,奏响新时代青春之歌,坚持学用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以优异的成绩书写最好的青春答卷。脚丈祖国大地,感悟时代发展。展望现在与未来,实践团看到了岭下村红色旅游,崇际村文化产业、际溪村乡村振兴的繁荣前景,看到了地方政府按照发展规律,结合多元资源发展经济的创举;看到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光明前途。
开元一寺现古今 文明千载续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泉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呈现着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局面。7月12日,实践团师生前往福建泉州,来到泉州开元寺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追寻千年古寺的悠悠余韵,欣赏宗教和谐包容的文化奇观,探寻古寺传承的文化足迹。
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激发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保护意识。不仅如此,开元寺还是一座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特征的“宗教博物馆”,这里的历史遗存无不佐证了当年泉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通过对开元寺的参观学习,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开元寺向世人诉说着中国这个文明古国,面对不同的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大国态度。从“沉默”的古迹中,同学们探寻着古时民生足迹,感受千年文化传承不息,感悟历史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7月12日晚,实践团师生召开了“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团日活动,同学们结合泉州的参访实践,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一天的实地参访与学习之后,同学们了解了泉州作为世界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直观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气象万千,也深刻意识到我们在新时代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主题教育会结束后,三天的的思政实践也落下帷幕。实践团师生聚在一起,每个人都分享了自己参与实践调研的感想体会。红色革命记忆、绿色乡村画卷、悠悠古寺文化……同学们都从中收获满满,对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与看法,也都意识到只有扎根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专业学,推进社会进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殷殷寄语中国青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推陈出新”。伟大革命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的国家繁荣发展的不竭源泉。继承和发展是这个时代最经典的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坚定守正创新的正确立场,坚持踔厉奋发的奋斗姿态,让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盎然春意,推动强国复兴的车轮滚滚向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我们踏上这片红色沃土,重温伟大革命故事,走进生态绿色村庄,品味文化交织之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鸿任矩,理应将实践所得之真知,悉数融入实干之中,秉承“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蹄疾步稳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我们要成为建设祖国的点点星火,以星火聚成烈焰,以烈焰燎遍原野,书写无愧青春、无愧人民的时代答卷!
【实践感悟】
我们首先在岭下村聆听了一杯米酒的故事。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革命老区和革命老区人民的关注,这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为人民的使命的最佳体现。除此之外,我们在崇际村聆听了一条鲤鱼的故事,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想要保护绿水青山的信心和绿色发展的超前的理解。最后我们参观了际溪村是乡村振兴的成功范本,他们以此为特色宣传点,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与农业产业进行深度结合,成功打造绿色发展产业。
——2021级本科生 谭清源
三明的过去有着醇正的红色血统和深厚的革命底蕴,作为中央苏区的它在革命年代有着至关重要的历史地位,星星之火,曾由此燎原。而如今的三明,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勇敢走出了一条生态致富的道路,与这片青绿山川和谐共生。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多宗教并存,千年的荣光与袅袅升腾的香烟交织。这两座城市都让我看到了祖国的各个地区都在因地制宜、持续发力,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而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砥砺前行、笃行不怠,将汗水洒在祖国的寸寸热土之上,将奋斗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
——2022级本科生 施汶均
从三明市委党校出发,聆听以毛主席一首诗为引领的思政课,所有的感悟最终汇入一句“风展红旗如画”;走过融“古色、红色、景色、绿色”为一体的常口村,“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初心仍然熠熠生辉;在泰宁县岭下村饮下一杯米酒,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几年前的身影愈发清晰,而上清溪里的“一条鲤鱼”也依旧鲜明的活在过去与当下的交界之中,际溪村“耕读李氏”的风采在书香之中似乎能消去酷暑的热浪。来到泉州,一座“活在遗产里的城市”,白岩松说“烟火气是她用得最好的香水”,的确如此,开元寺里游人如织却仍不能遮掩它在千年桑树的庇佑下独有的一番韵味,紫云殿、桑莲法界、东塔镇国塔、西塔仁寿塔,千年的历史留下时光的痕迹更加沉淀出悠久的文化底蕴,而在这样的古寺之中,仍有一面红旗飘扬,还是让人想起那句诗——“风展红旗如画”。
——2022级本科生 叶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