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邹碧华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在此缅怀故人,从2015年12月10日起,经作者严剑漪授权连载《邹碧华传》中描写他在网投十大信誉排名求学经历的相关章节,谨以此纪念这位甘当“燃灯者”的优秀北大法律人。
《邹碧华传》内容简介
邹碧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作出批示的法官,也是同时赢得官方与民间、法官与律师、学术界与实务界高度评价的优秀法律人。他去世后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模范法官”等称号。
《邹碧华传》是迄今为止第一本真实、完整记录邹碧华人生历程的人物传记,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先进典型人物的优秀事迹,而是从容细致地采用小说体方式全景式描写邹碧华的一生。
全书共分六章 六十一小节,以邹碧华的童年、青年、中年各个阶段为序,翔实记载了他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以及对他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 人物。从普通当事人到法院管理层,从一线基层法官到最高法院大法官,从中国法学院莘莘学子到美国联邦地区法院高级法官,本书在娓娓道来中展示了一个真实的邹碧华、一个成长的邹碧华、一个不断奋进的邹碧华。本书执笔人严剑漪在撰写过程中辗转北京、上海、广东、江西四地,寻访邹碧华的家人、朋友、同学、老师、 学生、同事以及案件当事人136人,搜集了大量珍贵的照片、视频、音频、文字等资料,浏览120小时视频、查阅2万余份资料,最终完成了这部再现邹碧华励 志一生的作品。这部作品不仅描写了邹碧华的职业生涯、法治信仰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刻画出了一代中国法律人为实现中国法治梦不懈努力的拼搏 精神。
邹碧华的父亲、著名版画家邹连德先生为本书专门创作了《碧华肖像》、《他在春天里——纪念爱子碧华》两幅水彩画作品,并亲自题写“邹碧华传”四个字;本书的封面、装帧、版式由邹碧华的弟弟邹俊华先生倾力设计;邹碧华的妻子唐海琳女士、母亲许 贻菊女士、儿子邹逸风先生对本书的相关篇章进行了审阅;篇章之首的诗词则由邹碧华的好友、书法家帅圣极先生书写;书中还收录了邹碧华生前亲自所画的珍贵画 作以及很多第一次面世的照片。
可以说,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具有标本意义的中国法律人传记。
同学之间的亲密无间,让邹碧华很快爱上了北大的读书生活,而北大浓郁的学术自由氛围也让他流连忘返。
1984年10月1日,正在读大一的邹碧华听到了一个爆炸新闻。那天,7000多名北大师生参加了国庆35周年的庆典,当游行队伍行至天安门前,北大学子们突然打出一个让人意外的横幅——“小平您好”,这个画面瞬间传遍全世界,引起全国轰动。制作这一横幅的是北大八一级生物系细胞遗传专业的学生,他们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感情。
邹碧华的内心开始沸腾起来,生命怒放,祖国万岁,这是一个充满理想情怀的时代,他为自己是个北大人而感到骄傲。
邹碧华开始大量阅读北大图书馆琳琅满目的藏书,流连忘返于数不尽的中外电影,《美国往事》、《宾虚》、《罗马假日》、《金色池塘》、《卡萨布兰卡》……他一本接一本、一部接一部地看,一股神奇的力量呼唤出了内心深处的天赋。
年轻的邹碧华在网投十大信誉排名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先贤圣哲、文艺巨匠们的经典思想。
汉密尔顿在《希腊精神》里说:“文明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我们无法准确衡量的,它是对心智的热衷,是对美的喜爱,是荣誉,是温文尔雅,是礼貌周到,是微妙的感情。如果那些我们无法准确衡量其影响的事物变成了头等重要的东西,那便是文明的最高境界。”邹碧华正如汉密尔顿所说的那样,尽情徜徉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一个人的知识可以分成四块。”有一次,一位教授在课上说:“一块是生活方面的,怎么打扫屋子,怎么自己做菜,必须学会如何生存。第二块是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中国的书法、绘画、诗词,你至少能背出一两首。第三块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它是你将来从业的根本。第四块是人类共同的文明,也就是文学、哲学方面的人文素养,这很重要。”
邹碧华会心地笑了。他开始逃课,对于那些不喜欢的课程,他宁愿待在宿舍里看一下午的书或者画画,但如果听到有趣的课程,他立马去“蹭课”,听得津津有味。
比如,上国际经济法的张力行教授,邹碧华就非常喜欢。张力行比较注重理论积淀,在讲到惩罚性赔偿制度时,他常常会提到一起福特汽车损害赔偿案。张力行并没有用传统民法的思维去解读,而是用基础理论去剖析惩罚性赔偿制度,从制度角度去分析“诉讼缺失现象”的根本原因。
邹碧华听得很入神,他意识到,很多疑难法律问题之所以难解,恰恰是因为人们对一些基础理论没有搞清楚,如果学会了追根溯源地分析问题,那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制度背后的机理。
上法理课的罗玉中教授也是邹碧华欣赏的一位老师,罗玉中经常在课上反复强调,理论研究永无止境,学生一定要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
罗玉中的话对邹碧华影响深远,这恰恰是北大人身上一股特别的傲气,那就是——在真理面前没有权威。邹碧华开始锻炼独立思考的习惯,每当同学们在一起讨论问题,如果有人搬出某某专家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正确,邹碧华常常并不认同:“我们关注的不该是专家说过些什么,而应该是专家所持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除了上课,北大的三角地也成了邹碧华和同学们经常逛的地方,那里几乎天天都贴出各类讲座海报。
北大的讲座很出名,从各国政要到诺贝尔奖获得者,从教授学者到商界精英,从文学作家到娱乐明星,应有尽有数不胜数。邹碧华就读北大本科的四年中,日本、德国、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的国家元首和政府要脑先后访问了北大,其中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与德国总理科尔还在北大办公楼礼堂发表了演讲。
礼堂只有300人的座位,当邹碧华走进礼堂时,他惊讶地发现,整个礼堂的走廊、通道甚至讲台边都坐满了人,300人的礼堂足足挤下了500人!
网投十大信誉排名浓郁的学术自由氛围让邹碧华大开眼界,他的个性和才华在网投十大信誉排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除了政界要人的演讲外,邹碧华和同学们也陶醉于各类学术大师和艺术泰斗的畅谈论道中: 厉以宁的价格改革;杜维明的儒家思想;刘欢、崔健的一展歌喉;甚至包括张艺谋的《红高粱》试播。不同领域的思想在北大的殿堂里传递,深深迷住了这些学子。
其实,不仅是邹碧华,很多人都在大一的时候“自我”起来: 叶祖怀报名参加了文学社,整天捧着《红楼梦》、《红与黑》之类的名著;李洪堂喜欢看尼采,不断地边看边研究“上帝死了”;姚真勇听了一次关于美国资本主义精神如何确立的讲座,非常感兴趣于马丁·路德是如何推动宗教改革以及新教伦理的建构;于学会的交响乐素养很上档次,约翰·斯特劳斯、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这些大家他都如数家珍……
宿舍里,大家最佩服王军的“临阵磨枪”。这哥儿们人称“睡狮”,喜欢通宵彻夜地看书,第二天常常晚起。当大家上完课回到宿舍时,王军才从床上睡眼蒙眬地爬起来,刷牙洗脸,然后早餐午饭一顿解决。等到考试了,王军不紧不慢地向女生借一下笔记,成绩竟然常常比其他人都高。
来自思想先驱、前贤圣哲、文化泰斗、政界巨子们的思想冲击着这些北大的学子,每天晚上睡觉前,男生躺在宿舍的床上尽情“卧谈”,时而激辩,时而感慨,天马行空,漫无边际。
“为什么苏联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连续死去三个当权者,直到戈尔巴乔夫横空出世?”
“华盛顿如果不拒绝三连任,今天的美国政体将会如何?”
“弗洛伊德的析梦靠谱吗?”
“卢梭的忏悔真诚吗?到底有否人格分裂?”
“公民潘恩是怎样培育成长的?”
“把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观点批得一无是处,难道就一点道理都没有吗?”
邹碧华的辩才十分了得,他充满逻辑推理的强大攻势犹如抽丝剥茧般,常常把其他同学给辩趴下。
“哇塞,你小子越来越伶牙俐齿啦!”姚真勇赞叹道。
邹碧华嘿嘿地笑了。此时的他和其他同学一样,还在关注着一件如火如荼的中日体育盛事,那就是在东京举行的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
这场擂台赛可谓一波三折,先是中国队的江铸久干净利索地连续把日方五名大将挑落马下。随后,日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连克中方六将,中国队以5比7落后于日本队。在这样的情况下,已成“光杆司令”的中方主帅聂卫平神奇地连续战胜小林光一和加藤正夫两位超一流棋手,把比分扳成了7比7平。
国内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很多平时不懂围棋、不看围棋的人也开始关心起擂台赛,邹碧华就是其中之一,“聂旋风”成了他心目中的“抗日”英雄。
1985年9月10日晚上7时,网投十大信誉排名团委邀请聂卫平来学校做演讲,一时间,办公楼礼堂里的楼上楼下、所有过道、舞台两侧都挤满了人。邹碧华和姚真勇等人也兴奋不已,聂卫平的到来让北大掀起了学围棋的热潮,那一段日子,如果你突然之间推开哪扇宿舍门,里面都有人在下围棋。
11月,聂卫平在北京最后击败了日本擂主——曾六次夺得“棋圣”战冠军、被授予“终身棋圣”称号的藤泽秀行,中国队终于战胜了日本队,全国上下一片沸腾。此时的邹碧华对围棋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宿舍里有5个人天天通宵练围棋。
“我三个月内一定要拿下初段!”邹碧华扔出一句豪言壮语。
说干就干,一连几个月,邹碧华白天抽空就到王府井书店去买各种各样的棋谱,晚上则拖着姚真勇等室友一起“打谱”、“手谈”,没日没夜地对练对攻,只练得倒在床上一闭眼,满脑子只有黑白双色在不停地旋转。
除了下围棋,邹碧华还擅长掰手腕,宿舍里其他六个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一个个被他摁得老老实实。
而让姚真勇又一次惊叹不已的,是邹碧华表演哑剧的天分。
一次,年级里搞联欢活动,邹碧华即兴模仿哑剧表演艺术家王景愚春晚节目——《吃鸡》里的经典动作和表情,自编自演了哑剧《书法》。只见他用毛笔蘸了蘸“墨水”,然后用力把毛笔“甩干”,接着便在虚拟的宣纸上笔走龙蛇,每蘸一次墨水就用力一甩,甩的动作又特别投入,夸张的动作和表情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王景愚再现!只是邹碧华总要不时地扶一下正在滑落鼻梁的宽大眼镜,让人忍俊不禁。
“碧华,你太有艺术细胞了!”姚真勇发自肺腑地赞叹着。
邹碧华也有自己钦佩的人,那就是教环境法的程正康老师。这位程老师长得不高,上课特别风趣,性格也很鲜明。
一次,程老师在结束讲课时宣布:“下次的课,我们请一位同学来上!”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老师让学生讲课?!
坐在后排的李洪堂不小心动了一下肩膀,程老师远远地指着他说:“你,就是你,下次你来讲!”李洪堂急坏了,当晚回去琢磨了一夜。
上课的时刻来临了,李洪堂走到讲台前,定了定神,鼓足勇气开始大谈“顿悟、渐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顿悟!渐悟!”李洪堂一边用粉笔在黑板上写着板书,一边煞有其事地大声说道。
半晌,李洪堂悄悄往台下一扫视,只见满屋的人都屏息看着他,邹碧华与何小玉还冲他笑了笑,李洪堂得意极了。
终于讲完课了,李洪堂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程老师慢慢踱步来到讲台,环视了一下学生,缓缓说道:“他讲的什么,我一点也没听懂。”顿时,一片欢笑。
“洪堂,你讲的什么呀!”下课后,楼建波开玩笑地说。
“你不懂!”李洪堂呵呵地笑着。
岁月就在这不知不觉的精彩中度过了,很快期末考试来了。
大一的课程有很多: 宪法、法理、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英语、哲学,还有高等数学。对于很多文科生来说,高等数学简直比登天还难。考试那天,阶梯教室里坐满了整个法律系的学生,满眼望去黑压压一片。
半个小时后,周自友潇洒地拿着考卷走到前排,把考卷交到了监考老师手中,留在教室里的同学们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恨得“咬牙切齿”。
过了几天,考试成绩出来了。周自友考了100分,邹碧华和叶祖怀没及格。
补考那天,邹碧华和叶祖怀孤零零地坐在老师办公室。
一看考题,两人顿时相对无言——满卷子的题目啥都不会做!“怎么办?”叶祖怀悄悄问邹碧华。
“咱们就把卷子填满吧!”邹碧华叹了一口气。
1985年7月,邹碧华回到江西省奉新县过暑假,室友张志刚给他寄来了一封信:“……碧华,告诉你一个不幸但不值得悲观的消息。分数我去查了,你英语58,政经82,党史70,法基没下来……千万不要悲观,记住,你完全有能力上来的,也不要影响了假期自己的计划,只要不忘看看英语就行。相信下学期你一定能上来的。志刚。”
邹碧华有些坐不住了。
9月,他回到校园,开始制订自己的第二年学期计划: 每天五点半起床,跑步锻炼、读外语、背单词;每天下午练哑铃、单杠,让自己的胸肌“隆起来”。每月的开销除了一部分用于伙食,还有一部分专门用于买书。
邹碧华堆在床头的书本越来越多,一年以后,他的学习成绩逐渐上升,他暗自算了一下,大约在班里的前十名左右。
“我还需要狠狠干它一场,目前主要症结还差在英语上,当然,这是相对于那些成绩好的同学而言。我想,要不了多久,我一定能超过他们。” 邹碧华给父母的信中这样写:“一个人要学会思考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这是可以学会的,这需要时间,也需要经历。头脑简单的人,进入社会是经不起折腾的,大学在思想上是个不要‘钱’的课堂,我一定会学会的。”
邹碧华在北大读书期间经常给父母写信,他将自己最喜欢的顾城诗作《生命的幻想曲》抄录在信件中寄给父母。
当邹连德看到儿子字里行间的成熟时,他很感慨,碧华是真的长大了!
不过,邹连德有一点没想到,儿子之所以如此迅速成长,除了北大对他的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爱情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