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师
巩 固
长聘副教授,研究员,环境资源法
教育背景
烟台大学法学学士(2002)
浙江大学经济法学硕士(2005)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法方向)博士(2008)
工作经历
2008.06-2013.03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
2013.03-2017.12,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5-2016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访问学者
2017.12-2021.08,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1.08- 网投十大信誉排名,长聘副教授,研究员
研究领域
环境资源法、生态文明理论、公益诉讼
荣誉奖励
第三届阿里巴巴撷英青年环境资源法学优秀人才奖(2021)
2018年中达环境法青年学者奖(2018)
中国法学会第四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7)
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7)
中国法学会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提名奖(2016)
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5)
浙江大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15)
浙江省2010-2014年法学研究十佳优秀成果(2014)
浙江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3)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励青环境法学奖一等奖(2013)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12)
浙江省社科联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2)
其他事项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环境法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法学会生态文明法治研究中心顾问
浙江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民行检察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委员

联系方式:
gonggu777@163.com
研究成果
(一)代表性论文
权威刊物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性质定位省思》,《法学研究》2019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9年第9期刊全文转载。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公权说再论》,《法学研究》201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5年第9期全文转载。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公权说》,《法学研究》2013年第4期。
《环境法律观检讨》,《法学研究》2011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3期转摘,《早稻田法学》(日本)第88卷第1号译载。
《社会视野下的死亡赔偿》,《法学研究》2010年第4期。
《“绿色原则”在民法典中的贯彻论纲》,《中国法学》2018年第1期。(合著)

法学核心
《公益诉讼的属性及立法完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
《民法典绿色原则的法理辩护与内容解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8期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的检察逻辑》,《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民法典绿色原则司法适用初探》,《法律适用》2020年第23期。
《<民法典>物权编绿色制度解读:规范再造与理论新识》,《法学杂志》2020年第10期。
《公法视角下的土壤修复》,《法学》2018年第10期。
《民法典物权编绿色化构想》,《法律科学》2018年第6期。
《绿色发展与环境立法新思维》,《法学论坛》2018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9年第1期全文转载。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非公权说”检视》,《中国法律评论》2017年第4期。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之起诉限制及其启示》,《法商研究》2017年第5期。
《美国原告资格演变及对公民诉讼的影响解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年第4期。
《大同小异抑或貌合神离?中美环境公益诉讼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17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7年第9期全文转载。
《2015年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证分析》,《法学》2016年第9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7年第2期全文转载。
《狗肉风波的伦理争议与法治解决》,《法学评论》2015年第6期。
《守法激励视角中的〈 环境保护法〉 修订与适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政府激励视角下的环境保护法修改》,《法学》2013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
《林改背景下林权流转的法律障碍及其拆除》,《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渤海特别法执行权模式探析》,《法学论坛》2011年第3期。
《“环评风暴”的制度困境解析》,《法商研究》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学文摘》2010年第1期转摘。
环境权热的冷思考——对环境权重要性的疑问》,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2期论点摘编;《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对环境法体系问题的几点思考》,《法学论坛》2009年第2期。(合著,2/2)
《自然体权利:权利的发展抑或终结?》,《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4期。(合著,2/2)
《论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法制构建》,《法学论坛》2008年第2期。(合著,2/2)
《论环境行政合同》,《法学评论》2004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4年第10期全文转载。(合著,2/2)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金法律问题研究》,《法学》2003年第3期。

中文核心
《环境伦理学“真理化”批判及其对环境法学的启示》,《文史哲》2009年第1期。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合目的性的制度保障—美国DOI规章的经验与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4期。(合著,1/2)
《环境侵权诉讼时效规则的问题与完善—从 “常州毒地案”切入》,《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20年第11期全文转载。(合著,1/2)
《“生态环境”宪法概念解析》,《吉首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检察机关公益“两诉”衔接机制探析》,《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资企业境外环境行为法律规制探析》,《环境保护》,2017年第16期。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伦理法治化探析》,《浙江学刊》2017年第2期。
《林木所有权的“虚化”与“落实”》,《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
《激励理论与环境法研究的实践转向》,《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4期。
《欧美海洋综合管理立法经验及其启示》,《郑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生态文明概念辨析》,《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14年第8期全文转载。
《气候变化应对与〈森林法〉修改》,《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4期。
《理解生态文明不能脱离“后工业”》,《浙江学刊》2013年第3期。
《集体林权改革背景下林权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面向生态文明的环境法制建设路径探析》,《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第6期。(合著,2/2)
《环境立法须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2011年第4期。
《上市公司环境监管的法制思考》,《环境保护》2010年第21期。
《私权还是公益?对环境法学核心范畴的思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环保下乡”》,《农业经济》2009年第10期。
《政府环境责任理论基础探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环境损害中的损害及其防治研究——兼论环境法的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5期。(合著,2/2)
《对自然资本主义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几点疑问》,《中州学刊》2007年第6期。
《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性解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4期。
《道路选择与选择的道路——评〈文化基础与道路选择—法治国家建设的深层思考〉》,《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海域使用权法律性质辨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2期全文转摘。
《循环经济的法理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合著,2/2)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初探》,《环境保护》2004年第5期。(合著,2/2)《环境法律制度经济分析的探索之作-评<中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经济学分析>》,《科技与法律》2004年第1期。

其他:
《民法典“绿色原则”的价值功能》,《法治参阅》2021年第8期
《民法典绿色原则司法适用的类型与功能》,《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1年第6期。
《建筑物日照采光领域管制标准的私法适用探究—基于近十年判决的实证分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合著,1/2)
Gu Gong, Ran An,Progress and Obstacles in Environmental Public-Interest Litigation under China’s New Environmental Law: An Analysis of Cases Accepted and Heard in 2015, climate law 7 (2017) 185-208.
《以禁令制度弥补环境公益诉讼民事责任之不足——美国经验的启示与借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合著,1/2)
《政府激励与环境保护法修改》,《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法学的疑问》,《广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生态文明的政治意义》,《党政论坛》 2011年第2期。
《环境法解释的价值目标与规范制约——以对〈德国民法典〉第90条a款的解释为例》,《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生态文明的政治意义》,《党政论坛》 2011年第2期。
《环境法解释的价值目标与规范制约——以对〈德国民法典〉第90条a款的解释为例》,《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生态文明背景下高校环境法学教育的反思与完善》,《公民与法》2011年第1期。
《加强高校环境法学教育 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教育》2011年第3期。
《生态系统方法”与海洋环境保护法创新》,《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0年第1期。
《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法律问题与对策》,《公民与法》2010年第10期。
《论循环经济法的实施动力及其加强》,《公民与法》2009年第7期。
《海域使用权法律性质与价值功能的双重性》,载《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6年第2期,(香港)中国评论文化有限公司2006年版。
《海域使用权制度的环境经济学分析》,《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第5期。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今日科技》 2003年第1期。
《环境污染侵权中的因果关系证明》,载《民法判例百选》,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
《对作为核心课的本科环境法教学的几点思考》,载《环境法教学与人才培养论文集》,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第3-10页
《后危机时代浙商法制的金融法律政策研究》, 载《浙商研究》2010年卷。
《环保与法治,何以平衡?——环境判例的另类解读》,载《朝阳法律评论》第3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6月版。
《环境法教材的问题与出路——以徐祥民教授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为例》,载《中国环境法学评论》2009年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公众环境利益:环境保护法的核心范畴与完善重点》,载《中国环境法学评论》2007年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环境伦理法学”批判》,载《环境资源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Holly Doremus《气候变化与财产权的进化》,《环境法研究》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译文)

(二)著作
《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法律出版社2015年,独著。
《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法律问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合著,1/2。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撰写部分。
《中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撰写部分。
《渤海管理法的体制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撰写部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学出版社2008/2013,参编。
《海洋环境保护法》,法律出版社2020年,副主编。